房天下 >资讯中心 >公司 > 正文

从“集团军”扩展到“散兵团” 15家公司今年整体上市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0-11-30 22:36

[摘要]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家鼓励企业资产重组、整体上市的背景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的步伐还在不断推进,未来军工、煤炭等行业仍是整合热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停牌已久的双汇发展(000895)昨日公布了肉类资产整体上市的重组预案,公司股票当日开盘后随即封于涨停。继2007年掀起资产重组热潮以来,整体上市的公司已经从最初的大型央企等“集团军”扩展到商业食品等“散兵团”。今年以来,已有15家公司实现整体上市。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家鼓励企业资产重组、整体上市的背景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的步伐还在不断推进,未来军工、煤炭等行业仍是整合热点。

募资超450亿元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共有14家公司通过向大股东及关联方增发实现了整体上市,累计增发股票57.85亿股,募资金额超过458亿元。此外,今年还有1家公司通过换股实现了整体上市,即上海医药(601607)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

与2007年后掀起的整体上市风潮相比,今年两市通过增发实现整体上市的公司家数有所下滑,而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两市分别有21家、16家和19家公司通过增发实现整体上市。

除了增发实现整体上市的公司外,今年“两湖合并”也获得了证监会批准,盐湖集团(000578)的资产、负债、人员和业务将全部进入盐湖钾肥(000792),盐湖集团将在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注销。此外,济南钢铁(600022)与莱钢股份(600102)也发布了董事会预案,济南钢铁吸收合并莱钢股份的换股比例为2.43: 1,即每股莱钢股份换2.43股济南钢铁股份。

近几年来,实现整体上市的公司已经从最初的大型央企等“集团军”发展到商业食品等“散兵团”。2007年,中国船舶(600150)向大股东及机构投资者增发4亿股,募集资金120亿元,实现中船集团大型民用船舶制造业务、修船业务和船用大功率柴油机制造业务三块核心业务整体上市。包钢股份(600010)、新钢股份(600782)、东方电气(600875)等公司大股东也分别注入资产,实现主业资产的整体上市。2008年和2009年,房地产、能源等资产注入成为整体上市的主旋律。华侨城A(000069)、泛海建设(000046)和首开股份(600376)实现房地产业务整体上市。盘江股份(600395)和山煤国际(600546)实现煤炭业务整体上市。中国三峡总公司则以长江电力(600900)为平台,将三峡工程发电资产整体注入。今年以来,实现整体上市的除了机械、能源等大企业外,还出现像银座股份(600858)和老凤祥(600612)这样的商业公司。其中,银座股份通过向大股东关联方增发股份,逐步整合大股东商业集团所拥有的零售业务资源,从而实现零售百货业务整体上市。老凤祥大股东则将工美公司资产整体注入上市公司。

军工、能源仍是未来热点

目前,我国正不断鼓励国企和央企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从而实现资产重组和整体上市。在此背景下,具有“大集团、小公司”特点的军工、能源等重组高发行业仍是未来整合热点。

中航工业集团于2008年就开始大规模整合重组,并于2009年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到2014年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的整体上市。今年以来,中航工业集团密集启动了旗下多个子公司的资本运作,包括ST昌河(600372)、成飞集成(002190)、航空动力(600893)、中航精机(002013)等。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也随之上演了一波飙涨行情。

煤炭的资产注入也成为未来看点之一。不少国内煤炭上市公司自上市之初起就拥有较强的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预期,而煤炭集团则几乎都在旗下公司上市时做出了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的承诺。今年,平煤股份(601666)和大同煤业(601001)均向母公司收购矿产资产,为未来的资产注入打开了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煤炭企业资产注入和借壳上市仍将是未来两年的投资主题,国家对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整体上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将促进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过程。

相关阅读

房产限购令政策面临到期 短期政策或变为长期

婚前买房究竟该归谁大辩论 谁敢动我的房子?

房企重组已暂停 收缩房企资金链或将继续从严

聚焦产业:房企重组亮红牌 再融资申请遇黄灯

 继监管机构发布《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不久后,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在11月25日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房企重组已经暂停,房企重组需国土部出具意见方可。事尤为已,有媒体11月26日报道中称,近日监管层强调严格把关房地产企业再融资申请,预计房企再融资申请可能暂停。

可以说,自9·29楼市新政以来,政策再一次密集“出动”。此次虽非针对性的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但是结合央行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业内已经开始进一步关注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风险。

为此,11月29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长江证券分析师苏雪晶。但苏雪晶认为近期房企资金情况并不像外界传言那般糟糕,相反,其资产负债比仍旧处于安全区位。而谈及央行从紧货币政策对房企的影响时,他亦持乐观态度。

发行规模前5名信托被“叫停”

用益信托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10月份集合信托产品共计发行1575个,发行规模为2880.29亿元。其中投向于房地产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共计459个,发行规模已逾1500亿,占比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总量52.09%。由此可见,投向于房地产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无论在发行数量上还是发行规模上都高于其他领域。

另外,投向于房地产领域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年率也高于整体平均水平,不断创新高。而很多信托资金是通过购买股权或是债权的形式进入房地产市场。用益信托相关数据还显示,“今年以来信托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的方式中,规模占比的为股权投资类,占总规模的39.83%,而权益投资类占比也高达20.97%”。

据公开资料,6-10月份期间,就有37家上市房企以股权质押、转让的形式,或是由信托公司收购债权、发行信托产品等方式进行融资。新华信托更是“创新性”的发行一种带有“购房折扣权”的信托产品,据说这种带有购房折扣权的信托产品,目前仅此一家而已。

而最近一周的信托计划中,浙江广厦将于华奥国际信托发行了一只17.46亿元的集合信托产品,南国置业与新城B股则在11月24日信托发行通过。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鉴于目前房地产信托产品大多投向于具体的项目。而若在政策调控下引致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轻则导致房地产信托计划亏损,重则将风险波及到整个行业。因此,监管部门下发《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通知》。

另外,有报道指出平安、中融、中信、中诚和新华五家信托公司已集体暂停房地产信托。截至11月18日,用益信托数据显示,54家信托公司中,中融信托无论是发行集合信托产品的数量还是发行规模都位居首位,其发行数量是168个,发行规模高达308.82亿元,而中信的发行数量是100个,规模达313.16亿元、中诚发行数量39个,规模是187.27亿元、平安和新化两家的发行数量分别是86个和57个,发行规模分别是180.09亿元和129.68亿元。

中邮证券地产分析师在11月29日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指出,集合信托产品投向于房地产领域的资金占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总值的比例并不高,仅高于外资利用水平,从统计局数据来看,约为外资利用总额的2倍。不过,鉴于9·29新政以来,外资和信托资金进入房地产的总量一直大幅增长,成为缓解开发商资金压力的渠道之一。如今,房地产信托业务若真是被“叫停”,对开发商的影响亦不可小觑。

房企融资渠道遭“围追堵截”

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一大部分来自于国内贷款,另外两大块则是自筹资金、定金及预付款。而9·29楼市新政后,部分地区如北京、广州对预售资金进行严加监管。而且房企对预收款的使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政策的实施效率如何,目前还尚未可知。

2009年至今,19家ST公司发布重组预案,拟注入房地产资产。以ST东源为代表的6家公司本已通过监管部门有条件通过,却因为时机不对而迟迟未获正式核准文件。11月25日,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企重组需国土部出具意见方可,更使得调控政策成为悬在ST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近几个月来,绝大多家上市房企定向增发方案未获通过,或是取消,或是延迟、修改定向增发方案以待时机好转。更有报道称,近日监管层强调严格把关房地产企业再融资申请,预计房企再融资申请可能暂停。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拟定向增发房企约有57家,4家获批、21家停止实施或未通过,另有32家定向增发方案处于胶着状态。有报道称,因再融资受阻将会导致房地产企业融资缺口累计超过1000亿元。

股票市场融资遭遇“滑铁卢”之余,银行信贷持续收紧进一步影响市场对房企资金链的信心。10月19日央行宣布加息后不久,就于11月10日-11月19日,9天内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虽非针对房地产市场,但已经再一次发起对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的冲击。有业内人士指出,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影响。

不过,长江证券首席地产分析师苏雪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开发商现金流还处于比较好的状态,“到年底也没有问题”。而明年央行政策将适度从紧,但不太可能收缩到严重的程度,苏雪晶认为“明年货币投放量的看法,不是特别悲观”。

在苏雪晶看来,通胀预期是存在于楼市中的问题。只要通胀预期还在,就会有人购买住房以期获得保值增值的机会。而这一预期不改变的话,一旦调控政策有所放松,房价仍旧因为此类需求的存在而致反弹。因此,政策对房市的影响只是短期,效果也有限。而另一方面,开发商还在土地市场积极拿地,所以也可看出房企此时还未受到“致命”的打击。

对于明年房市的预期,苏雪晶认为政策产生效果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明年住房供给较为丰富,而房企面对政策资金双重压力,将加快推盘,但不会如想象中那般“激进”。(来源:证券日报 )


 

标签:上市公司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南昌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